胸膜炎的症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女人何苦作践自己ydosxsha [复制链接]

1#
中科公益爱心

女人何苦作践自己


清晨的公园里,晨练者颇多,其中大都是老人,且所练之项目多为太极拳、扇、剑等。只见他们踞柳侧荷畔,伴鼓琴笙磬,展刚柔相济,给人以道骨仙风之愉悦。


    此外,在晨练者中,也有跳健美操的,唱红歌的,踢毽子的,一簇簇、一队队,各投所好,各得其乐,把公园的氛围营造得祥和、美妙。


    但在这个公园里,也有所选之项目看上去挺残酷的,这就是那些三五成群,一次次从眼前掠过,一圈圈绕着人工湖暴走的女人。


    说到暴走,人们自然会想到两年前媒体报导过的一位母亲。当年,就在她毅然决定将自己的肝脏移植到儿子体内时,却突然得知自己是脂肪肝。于是便通过坚持不懈地暴走,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减掉了20多公斤体重,既挽救了儿子的性命,同时也治愈了自己的脂肪肝。这位母亲的事迹传开后,人们都亲切地称她为“暴走妈妈”。


    我不信眼前这些女人都是在准备抢救儿子或其他亲人,但却觉得她们的走法与电视所播“暴走妈妈”的情景十分相似。只见她们一个个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夏季眼看着衣服贴在胸前背后,冬季则从头顶冒着一股股的蒸汽。她们对身边的一切都不问不闻,像机械人一样高高摆动着双臂,尽量加快脚步的频率和步幅。看得出这一切都是在无奈中完成的,延续的。而支撑她们的动力,就是心中的那种期待:既通过长时间大运动量徒步行走,达到减肥的目的。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通过各种运动来增强体质也成为必要和时尚。但除了像“暴走妈妈”那样为了特定目标进行锻炼外,作为普通老百姓,其实没有必要把锻炼搞成对自己地摧残。其结果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反倒降低了生活质量。


    笔者对运动学一无所知,于是便经常看看北京电视台的“养生堂”。通过专家的指点得知,人体的再生功能也是有限的,所以,任何过量的消耗,其实都是在透支生命。想到这里,我觉得眼前这些女人真是可怜,同时又不由得发出这样的疑问,就是女人何苦这么作践自己。


    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都有对完美的不同认识和追求。据说这些暴走的女人,都是因为已经人到中年,身体开始发福,但又想“永葆青春”,才与自己较劲的。对此,从一个男人的角度笔者想说的是,人的青春毕竟是短暂的,所以女人要想在社会,在事业方面,也包括在家庭体现自己的价值,靠青春显然是不长久的。而更重要的是气质、是学识、是品德。在这一点上,许多成功的女人早已做出了表率。记得奥黛丽


    #8226;赫本就曾经说过:“若要嘴唇优美,讲话就要亲切;若要眼睛可爱,就要看到别人的好处;若要身材苗条,最好是把你的食物分给饥饿的人;若要姿态优雅,就要想到路上不止你一个行人。”


    这段话告诉我们,女人内在的修养其实比什么都重要,更何况对身材、容貌地审视,古今中外本来就有不同的看法。这种观点其实早在一千年前就已经被北宋大文豪苏轼解读得清清楚楚。读过苏轼《孙莘老求墨妙言诗》的人都会记得其中有这样四句:“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在这里,苏老先生本来是与人讨论书法,但他却将女人的身材肥瘦同样让人喜欢,当成了艺术作品风格流派本来就应该各有专攻的佐证。因为唐玄宗的贵妃杨玉环身材丰腴,而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身材清瘦,但她们却都受到了天子地宠爱。


    苏轼的见解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于是,根据其论点便形成了“环肥燕瘦”的成语。现在,只要翻开《成语大辞典》仍旧可以看到,此成语的一种解释就是“形容美女的体态不同,但各有各的风韵”。


    继苏轼之后,在元、明、清几个朝代,也都出现过“比尽世间谁似得,飞燕瘦,玉环肥”;“群芳毕集,燕瘦环肥”;“评量粉黛,环肥燕瘦之间”等诗句,这种现象充分说明女人美丑不在体态的观点,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


    希望那些在湖边暴走的女人,在读了这些诗句和这篇杂文后,应该相信自己原本已经相当美丽,从此不再作践自己。


    相关美文阅读:·老秦又有“脱口秀”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